※ 座位安排:

    1. 全班7小組,各組為一個小圓,再以老師為中心,圍成一個大圓。

    2. 各組派一位同學為前線(花蕊),組內其他同學為支援者(花瓣)

※ 玩法:    

    1. 老師隨機給各組發下34張簡單機械圖卡(這次因為時間關係,所以只製作了3套圖卡,一套圖卡81張,張張圖案不同,共3套,243張)

    2. 當老師出題(例:請在30秒內給我省力的機械圖卡),則各組支援者(花瓣)要在時間內從手中的圖卡挑出屬於省力的機械,給予前線同學(花蕊),前線同學不可以回頭參與挑卡或討論,但可以檢查手中圖卡是否正確,錯誤的圖卡就丟回給支援者(花瓣)

    3. 時間到,各組前線同學(花蕊)將手中圖卡攤開在地板上給老師檢查是否正確,全部圖卡正確即該回合得100分,錯一張扣10分,全錯0分,若支援者藏圖卡(並非不會)沒拿出來,藏一張扣10分

    4. 每進行兩回合,各組換一次前線(花蕊)

    5. 每回合中間,老師可以停下來說明發現到的學生的迷思概念

    6. 一節課可共進行8~10回合

※ 實施效果:

    1. 大家一起坐在地方圍圈圈,很溫馨~老師可以照顧到每一個人

    2. 每回合老師評分完,該組有錯時,小組自動會討論為何判斷錯誤,無法理解的機械圖卡,會馬上積極詢問老師

    3. 30秒挑圖卡的過程中,可以看到每小組支援者(花瓣)積極地在討論,前線(花蕊)一開始無所事事,但run了一兩回合後,會很積極在檢查支援者(花蕊)的圖卡給的是正確

    4. 由簡單機械圖卡,可以了解學生是否學會力矩、槓桿原理及各種簡單機械的原理和看法,哪裡並沒有真的了解,及其迷思概念

    5. 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積極求知,也讓他們自己從中體會到自己嘴巴上說懂了,並非真的了解,知其不足,而願意討論及學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