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70902_4379557612056399_7183795159929430752_n

最近幾次的臨時夥伴相互揪meet討論,讓我深刻體會到「勇敢分享,學到更多

勇敢分享,信任的夥伴給予中肯的建議或從你的分享中激盪出另外的想法,再丟出來,又是另一種獲得

(能有這般體會,真的要感謝這次的停課不停學)

 

今天更深深深深深深深再次體會到自己鼓起勇氣所領受到的無價禮物

→鼓起勇氣分享,鼓起勇氣邀請參與的眾星們分享

 

【少、慢、深】

這三個字箴言,是今日最觸動我的,有如醍醐灌頂,當頭棒喝一般(成語應該沒用錯吧XD)

 

這其實我自己在外當講師時分享時都會拿出來提醒參與的夥伴們的話

而沒想到自己這次卻忘了這點

 

今日討論結束後馬上去料理午餐-炒米粉時,

因為只有很多年前自己嘗試做一次給自己吃後,就再也沒做過了
 很慌亂,就開始思考要準備什麼食材

從冰箱上下搜尋,看到黑木耳,拿!看到紅蘿蔔,拿!看到舞菇,拿!看到筍乾,拿!看到洋蔥,拿!看到油蔥酥,拿!看到高麗菜,拿!…….一不小心,手上抱了一堆食材,放在廚房料理台上

看著小小料理檯都被我食材塞滿了,根本沒地方切菜,看著自己的炒鍋容積,決定開始拿食材再放回冰箱

最後,我只留下紅蘿蔔,洋蔥,高麗菜,昨天先泡水軟化的乾香菇,油蔥酥

 

然後開始思考料理的順序

先泡米粉,熱鍋後關火,切食材,加油,依序放入耐炒的洋蔥、紅蘿蔔、高麗菜、香菇….(這篇不是做菜文,過程就不多加贅述)

 

炒米粉的過程中,因為沒經驗,有很多的擔心,不斷試味道,試食材熟了沒,夠不夠軟 

192569335_4379696745375819_8409137614635980751_n

這整個過程就跟我在設計課程是一樣的呀

一開始很貪心,什麼都想加,但必須取捨

在操作過程中,要不斷地檢核,適時調整

 

做菜、課程和人生,都好適合【少、慢、深】

 

我知道我一直以來都很貪心,很想把所有我覺得很棒的學習或操作讓我的學生都能體會到,但我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而且會造成反效果!因此為何我設計課程會熬這麼多天夜,熬這麼晚,就是在思考如何取捨,思考我現在學生的特性,思考每節課學生的反應去取決我接下來要怎麼進行,思考課程的核心是什麼,我想要傳達給學生的核心價值又是什麼,好多想法在腦袋中不停冒出,不斷盤旋,我只有先把它們一一寫下,然後不斷地反覆斟酌,去刪減去取捨,或者打掉重練

 

天秤座的我在這裡有標準的優柔寡斷,一直在自己心中的天秤上找尋最佳的平衡

不停地搖擺,不時緊張自己的校準螺絲有沒有跑掉

 

今天的線上多元評量的分享,說實話,我的定位絕對不是研習,我絕對不是講師,我是想找夥伴一起討論交流的人,想到點子覺得很興奮想要跟有興趣的夥伴分享的人,單純想把興奮傳遞,背後絕無覺得自己的東西最好的想法

 

而上週想到點子的興奮,在這一周卻沒有任何時間去反覆斟酌,因為都在忙進度的課程,只是點子還是會不停從腦中迸出,珍惜笨拙的自己每一個冒出的點子,於是就又一一記錄下來,然後就到今日早上了

 

在今日早上8:50分,我才稍微做了幾張簡報以利描述我尚未成熟的想法,(因為怕大家在線上看螢幕分享的word檔,會太痛苦)

 

「我知道我的東西太多,我還在思考要如何取捨」

這是我一開始在聽大家回饋分享時,內心好想說出的話XD

 

不過我很開心我沒說

因為這樣可以聽到更多更多更多夥伴的建議,可以學到更多更多招

 

超感謝小法的即時歸納及統整,幫我濃縮成四個區塊

Google簡報的作業繳交形式,在大家強力推薦下,我決定鼓起勇氣試試看
這麼簡單的事,為何我需要鼓起勇氣,因為想很多的我,怕我又要花時間教學生google簡報的所有功能操作,現在課程選擇都用jamboard,就是好不容易學生已經熟悉了,可以用它來進行課程上的學習,我不想因一個新的軟體操作,我又要重新訓練他們的資訊能力,而耽誤到我理化課的進度,畢竟我是理化老師,不是資訊老師

那為何我願意嘗試呢?因為有些學生在繳交他們的學習筆記時,有使用google簡報和google文件繳交,看起來他們似乎已經掌握這樣的資訊能力。我決定要先問一下我們學校資訊老師,確定他們是否在過往的課程上有教過google簡報與文件,確定學生資訊能力的先備,以減輕我備課的負擔(如果資訊老師確定都有教過,我就能放心大膽使用,因為即使我要示範如何使用,速度也可以快一些^^)

 

宏瑛的回饋,讓螢幕後的我眼眶莫名濕了

當他說他看我從小到大(~~明明我們年紀一樣大XD),我的學生都不怕麻煩,甚至很喜歡麻煩

不曉得為什麼就觸動到我心裡的某一塊,眼淚就掉了

是耶!我的學生真的好像都不怕麻煩,當我問他們要不要挑戰超麻煩的【女王的考驗】、【奔跑吧後甲】,而且說明的時候真的把所有操作講得很仔細,一聽就知道loading很重很麻煩,我還跟他們說不想挑戰沒關係,這樣我也不用準備得這麼辛苦,只是我們會換一個方式評量,例如考試之類的,接著讓他們舉手投票要不要挑戰,至今都是全班通過要接受這麼超級麻煩的多元評量。也是因為他們這樣的選擇,以及這些年來他們參與的積極程度,讓我義無反顧地繼續執行和設計下去

 

但這次,我自己也覺得太多了

而且大家提醒得很好,【減量】真的很重要!

我現在超忙的某部分原因就是我並沒有讓自己因為線上教學而減量,線上教學的作業都和實體教學的作業幾乎相同

所以思考如何讓自己【減量】又達到希望的【檢核】是我現在最重要的課題

 

因此心如老師提出來的影片繳交指引策略,德麟老師提出的洗個澡就完成所有作業,給了我一個全新的方向

(還有分享讓學生分享影片到臉書和IG的科普推廣idea~~是敏華老師的想法嗎?我有點忘了^^”)

 

我自己這次有機化合物及力多元評量抓的核心價值【生活處處是理化】─開啟學生生活與科學的連結

所以希望他們從家裡找到與有機化合物、力相關的生活物品及應用,並能加以解釋說明

 

我捨棄掉評量他們的計算和解題,因為平時課程一定會教,一般考卷或測驗一定會考,我的多元評量想要測驗的是一般考試考不到的

 

而我的評量一定是檢核我平時課程所教授的知識、培養的態度及能力,基本上都是已經在課程裡給予過的學習經驗的重新包裝,然後可能多一點延伸

 

例如女王的考驗,課程中有讓學生品嘗小蘇打,看到小蘇打丟入水中會冒泡泡,我就會將小蘇打列入要他們測試的未知藥品的其中一項。但像上屆進度上沒能給予學生這樣的學習經驗,那時女王的考驗就把小蘇打拿掉了。而多一點延伸,我分別在錶玻璃上放了氯化鈣的粉末和氫氧化鈉的粉末,學生會發現兩者都會潮解,因此單看潮解會猜錯,但若拿出酸鹼試紙及做其他測試,就可以答對,而氯化鈣會潮解的特性,我沒有教,就是想埋個伏筆,在這次考驗中讓他們藉此也學到新的學習經驗

 

我也好喜歡維娟老師的提醒,要考慮孩子們的家庭背景去設計加分機制,要小心不要自己的美意反而造成學生的創傷

 

今天還有好多好多好多好多好多的收穫,還要繼續慢慢消化

(例如莉芳老師的holiyo,宏瑛的物理量,淑卿的直播主………)

但我要先就此打住,因為我要乖乖遵守大家的愛心提醒「鈺心多休息^^”

所以把繞了在腦袋一整天的思緒先寫下來,放在這裡了
就要去睡覺休息了

我真的好幸福

今天又不由得在想,小的我何德何能可以在今日的分享討論中能獲得這麼多金光閃閃的眾星一起參與討論

或許這就是天公疼憨人吧

(上次有這樣的想法,是我結婚的時候,你們願意來參加我的婚宴,我都快哭了)
 

然後突然好想念好想念前幾年和宣安老師及力升一起討論賽E趴課程的那些日子

不知道何時我們能再聚首

 

謝謝各位

謝謝你們讓我能這麼幸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